遼中稻草人工藝品藝術展50余件工藝品主題迥異
遼中稻草人工藝品藝術展50余件主題迥異的稻草人工藝品全部由遼中本鄉本土的一群農民純手工打造,歷時一個月編制而成。
7月7日,記者來到遼中大理石瓷磚縣金山堡村,親眼見證了農民手藝人通過100捆稻草打造的視覺盛宴。
喜訊:遼中稻草人工藝品藝術節即將開幕
精湛的作品自然引來艷羨的目光,遼中旅游局為這些稻草人工藝品搭建了一個盛大的舞臺,讓更多的市民重回童年,領略自然手作的魅力風情。“稻草,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而通過民眾的創意,漫畫人物、飛禽走獸就會形成于民眾的手中,他們能化腐朽為神奇。”遼中旅游局局長梁士奎說。
7月23日,遼中近海之星游樂園,N多板塊與你共享:軍事、動漫、民俗風情。坦克、大炮、草屋草船,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了。
轉行:“燈籠王”變身“稻草王”
說起黃湖,那可是聞名遼中的燈籠王,但是稻草人工藝品制作卻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他的第一件作品誕生于2015年11月30日,騎自行車造型的小人顯得有些粗糙,沒有太多的細節打磨。為了創作出精湛的作品,黃湖還前往湖北考察學習,并且大量查閱相關資料及時總結心得。
“一件稻草人工藝品造型作品要做得惟妙惟肖,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但細分起來,造型占了八分,制作人物或動物的動態感全靠支架來體現……”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黃湖對于稻草人制作有了豐富的經驗。
一張效果圖或是一張照片,憑借著扎實的美術功底、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與造型能力,經過黃湖的手制作的稻草人工藝品個個栩栩如生。
聆聽:莊稼院里的稻草人“講故事”
熊大、熊二、光頭強……金山堡村的一戶莊家院內,儼然成了一座童話森林。不時,有孩子闖進來,跟這些形態各異的“稻草人工藝品”來一次親密的接觸。
稻草人工藝品的“粉絲”何止這些村里的小娃娃,年過七旬的張老漢喜歡農耕主題的造型,從磨盤到紡車,他讓同來的閨女一一拍照留念。這個主題,也是黃湖最為動心的創作。“農村主題就應該從最熟悉的農耕場景入手。”考慮良久,黃湖決定設計一組與遼中民俗風情契合的造型。
畫圖、設計、扎架、纏草繩。除了要防腐、防蟲、防霉變,還要保證損壞后能夠修復。“鋼筋作為骨架至少可以保持好幾年,萬一有破損只要用稻草繩修補即可,無須動大手術。”